这是1月26日在西安城墙拍摄的花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兔年伊始,西安再次火爆“出圈”:汉唐气魄与现代时尚“火”力全开,流光溢彩与烟火气息“燃”动全网,好客市民与错峰游览暖人暖心。多家央媒和海外主流媒体沉浸式体验“西安年”“西引力”,用文字和镜头表达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
“夜西安”闪耀全球
人潮涌动的大唐不夜城和西安城墙景区在这个春节再次跻身“顶流”。
“幸福假期,夜晚同样精彩。节日期间,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年味十足,花灯、文化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1月25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发消息《多彩活动庆新春 欢乐祥和满神州》,璀璨夺目的大唐不夜城令西安出彩又“出圈”。
当日,浓郁的年味穿越大洋彼岸,西安城墙新春灯会“登陆”被誉为“世界第一屏”的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为广大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提供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中国年新春体验。”凤凰网报道如是说。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广网、光明网、环球网纷纷用镜头“定格”除夕夜西安多地浪漫绚丽的烟花秀。《经济日报》以《游园赏灯特色足》为题,聚焦西安城墙灯会和大唐芙蓉园新春大潮会。新华社稿件《古都灯会人气旺》被中国政府网、中国青年网、光明网、环球网、中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76家媒体采用。
氛围感十足的新春灯会也让西安在海外刷足了存在感。《西安城墙灯会灯火璀璨》《人潮涌动长安夜》等新华社稿件经新华社外文专线发布后,被msn.com、news.livedoor.com、this.kiji.is、newspicks.com、newscollect.jp、G-search、日经telecom、unavailable.jp、共同通讯社、gunosy.com、《欧洲时报》网站、韩国内外新闻通讯社等30余家外媒采用。
相关文图在新华社推特、脸书中文账号发布后,总到达量51019人,总互动量4233次。海外网友在云端共赏灯火里的中国年味,纷纷表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唐潮年”圈粉无数
癸卯兔年,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西安感受独有的“唐”味新年。
在“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游客不仅能赏牡丹花海、寻掌灯花神,还可逛“唐朝”市集、参与迎财神等年俗活动。“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原汁原味、年味儿十足的唐朝新春。”中国日报网报道表示。
1月27日,市民和游客在永兴坊游览。记者 翟小雪 摄
新华社报道《西安:着华裳 赴“唐潮”之旅》,则记录下游客身着汉服、绘上美妆,在“长安十二时辰”街区体验“唐潮”之旅的身影。
《中国旅游报》1月27日文章《古色夜色特色 春节玩法翻新》,介绍了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专属浪漫。“由数十首诗句组成的彩灯迎面而来,从《终南山》《玉声如乐》到《丽人行》,再从《阳春歌》《守岁》到《贞观之治》,由美景、雅乐、丽人写到佳时、盛世。在游客看来,这里一步一诗,灯火绚烂,是属于西安独有的浪漫。”
作为唐风视听盛宴的“保留节目”,西安华清宫景区的冬季版《长恨歌》备受瞩目。《光明日报》1月27日文章《人头攒动的热乎劲回来了》,聚焦升级后的大型实景户外演出冰火《长恨歌》,报道称“这种变‘冷资源’为‘热经济’的方式,将西安冬季旅游的季节劣势转化为差异化体验的优势,刺激并带动着陕西旅游业的快速恢复发展”。
1月28日,半月谈刊文《打造文化旅游中国年,这座城市是如何出圈的?》,解读“西安年”再次火爆出圈的缘由——“‘西引力’强大背后与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历史韵味和不断创新的文化表达密切相关。”
“错峰游”暖人暖心
“西安年”究竟有多火?“兔年春节前4天,西安市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53%,西安市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新华社报道用数据回答了网友的好奇。
随着客流量“井喷式”增长,春节期间西安部分景区采取临时限流措施,并呼吁西安市民错峰出行,使外地游客更好地感受古都魅力。
热情好客的西安市民与及时暖心的官方呼吁,展现出西安开放与包容的城市气质。央视新闻、央广网、环球网、中国新闻网纷纷报道西安让“景”于“客”的做法。
“来到中国18年,这是我在西安度过的第11个春节。”中国新闻网、人民视频、学习强国分享了印度商人德福的春节记忆。
在这个新春佳节,不打烊、早开工成为建设施工“新常态”。《陕西西安:春节不打烊 建设施工忙》《西安:建设者新春坚守施工一线》《陕西开工795个省市重点项目》《西安市一季度13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西安高新区10个重磅项目开工》等报道在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媒体平台被持续推送。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