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那些年,消失在榆林人记忆中的“旧行当”!

时间:2022-12-27 22:24编辑:admin来源:网络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每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记忆,有她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然也有让人为之喝彩的亮丽的生命火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曾是长城沿线重要的蒙汉贸易城市,是陕北的经济中心,催生了一大批本地手工制造业,构成了街市文化的繁荣。

image.png

早在上世纪,榆林古城大街就已经牌楼林立,从南到北店连店、铺连铺,其中不乏通过边客和分号购销货物的商户和巨贾。如今回首,才发现泛黄的相片将旧时光凝固,那时的榆林藏着相遇和离别,藏着失落和幸福,藏着沉甸甸的情感。那么,榆林曾经有哪些老行当呢?

驼骡行

有贸易必须要有交通物流业,边商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沙漠地区靠骆驼,走硬路靠骡子。榆林商人从蒙地运回的大量绒毛皮张,卖给外商运往包头、榆次。抗战期间,榆林全城骆驼多达近4万头,最大的驼行老板为盛振堂;骡子最多时达1万多头,骡子运输户称为脚户。

医药行

明代武元甲(字万录)创设的“保元堂”以及张红郎创设的“积善堂”是榆林最早的两处中药店堂。药行在榆林各行业中,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行业,医药同源,人才众多。许多药行的老板、伙计,如张鹏举、雷泽霖等人都是榆林的中医名家。

戏剧行

民国初年,井岳秀率部来榆林担任陕北镇守使者,作为关中人,井岳秀及其部下热爱秦腔,经常邀请周边地区剧团演出。后来其下属高双成上任后,带来了正规戏剧班底,组建了“八十六师戏剧团”。抗战胜利后,榆林中山堂剧院建成,于1954年改为榆林专区人民剧团,成为地方专业秦腔剧团。

毛纺织业

榆林境内以及周边地区绒毛资源丰富,因此榆林纺织业历来以毛纺织为主。民国初年,榆林人王军余、杨瑞亭等人办起工艺厂织毛褐布,后来改为惠记工厂,专事织裁绒毯。到1948年,榆林已有私人毛纺织作坊10多家,生产产品包括毛口袋、毛袜、毛方格毯等。

挽具行

明清时期,山西、河北等地皮匠来榆定居,熟制各类皮张,制作马鞍、皮绳、缰绳等挽具,行销“三边”、宁夏、内蒙等牧区。民国后期,榆林城内皮纺挽具铺达20多家,其中被称为“三王”的王凤来、王凤格、王凤岗三兄弟和刘振兴制作马鞍的手艺出众,被称为“十三太保”马鞍。

边商行

榆林边商主要活动在靠近榆林的今鄂尔多斯市各旗,其经营方式是在城里各商行先赊上各种,包括烟、酒、茶、布匹以及各种手工制品等内地货物,运到蒙地后再赊给蒙人,来年让蒙人以牲畜和皮毛相抵。

制革行

榆林境内草原遍布,且因相邻的蒙地牧区,畜牧业发达,皮革资源丰富。民国时期,榆林城内皮坊林立,主要有福源永、三合公、元茂祥等字号。榆林的皮制品配料均匀,毛色搭配美观,制作工艺精巧,品种繁多,别具风格,远销内蒙、山西等地区。20世纪90年代是榆林皮革总厂最为辉煌的时期,其产品曾出口到东欧、北欧各国。

裁缝行

清末,榆林城内就有近10家裁缝铺,手工缝制汉蒙男女服装。1916年,榆林裁缝曹荣祖购回一台手摇缝纫机,轰动一时,随后李聚五、曹旦等人也先后购置手摇缝纫机,并在天津等地学得新式裁缝手艺。1944年,榆林城内的裁缝行多引进脚踏缝纫机,缝制服饰改为学生装、军服、中山装等,这期间开设裁缝铺多达30家,生意兴隆。

当铺

在榆林城内的瓦窑沟巷,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当铺大门,那就是“广益当”。榆林还有一条巷子以当铺命名,那就是“大有当巷”。从清朝开始,当铺就成了榆林城内不可或缺的行当,其中最著名的当商为黄子衡,其孙黄静斋也在津、沪等地经商,产业较大。

造纸行

1921年,吕崇德在榆林城内办起纸坊,用稻草生产草纸;1943年,本地人牛玉书招股办起西北造纸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白麻纸、草纸等。抗战期间,因外地纸张供应断绝,该厂还经过试验生产出了60克课本用纸。解放后,这两处纸坊组建成国有造纸厂。

银匠行

清代,榆林城的金银首饰加工业已相当发达,产品有汉蒙金银首饰、酒器、烟具等,行销陕北、内蒙等地。清末制雕银器颇有名气者有苏小东和胡印——苏曾在新疆伊犁开设过银炉,向俄国人学习过修理钟表技术;胡所雕制的银器设计精巧,堪称工艺佳品。

印刷行

1917年,榆林人顾志霄在城内开设“水茂隆”石印馆。1921年前后又相继办起东顺斋、静修斋等印刷馆,采用石印技术印刷信纸、信封等。到抗战时期,榆林城内已有宏祥斋、善德公、裕源斋等印刷馆达10多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官办松涛斋铅印局在1949年改为榆林报社印刷厂。

泥塑行

旧时榆林城一些泥塑艺人大多还兼绘画,为寺庙塑神像、绘制壁画和建筑;为家户彩绘房屋、油漆家具。无工程时,泥塑艺人则捏制泥娃娃、泥马等泥塑工艺品,在庙会出售。清末民国,“泥人万”第五、第六代传人泥塑技艺炉火纯青,享有盛誉。

木器行业

榆林木匠行历来发达,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纯木结构星明楼,工程宏大、技艺高超,堪称本地木工建筑之大成。明清至民国年间,在榆林城先后建起了众多庙宇、官衙、民宅,工艺不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榆林开设有木匠铺20多家,其中手艺出众的朱元娃特别擅长木雕,被榆林人称为朱大师。

磨坊

旧时农村粮食加工几乎全用畜力和人力拉磨碾米磨面。清康熙年间,张健在榆林红石峡首建水磨,后来又有人陆续在榆溪河、芹河等处建起水磨10多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些水磨才被电磨取代。

制鞋行

清代榆林城即开设有不少靴匠铺,制作熟牛皮靴子行销伊盟各旗。抗战期间,全城有靴、鞋匠铺达20余家,生产中、西、蒙式布、皮鞋,名望较大的有双义斋、增盛斋、万全斋。1956年,榆林城内的靴、鞋匠铺组建成公私合营的制鞋社。

砖瓦行

清乾隆年间,榆林城外有金刚寺荣德瓦场,烧制片瓦、筒瓦、瓦当等,技艺高、质量好,最有名气。同治年间金刚寺处信义瓦场较有名气。民国时期,榆林城周围开办有砖场七八家,手艺出众的制瓦匠为徐来乡,人称“徐砖瓦”。

火药行

明成化年起,榆林卫设立“药局”,每年“春夏选榆绥二卫良工,集镇城造作火器”。清代以来,镇川南坬村几家礼花匠一直用硫、硝、木炭等土法制造火药。

制毡行业

在土炕时代,毡是生活必需品。榆林制毡历史悠久,俗称擀毡。民国时期,榆林城毡匠纪德有创制毛呢礼帽、毡片帽,时兴一时。20世纪50年代榆林城已有毡坊16家,其中生产的双边绒毡在天津市场享有盛名。

酿造行业与麟书酱园

民国初年,榆林城内的行医大夫马如麟联合股东创办麟书酱园,即旧时榆林家喻户晓的“马家酱园子”。经过苦心经营,产品除了醋和酱油以外,还有糖醋、豆瓣酱、芝麻酱等,以及各种酱菜如酱黄瓜、酱莴笋等,榆林人称“五香疙瘩头”。20世纪50年代,麟书酱园产品经常在榆林卖到脱销。

小炉匠

小炉匠俗称“轱辘匠”和“十三能”,属小五金修补行业,主要业务包括钉锅、补缸、锔瓷、磨剪子。现在的榆林城内,小炉匠已经极少了。

铁匠

上了年纪的老榆林人,可能还记得白玉华的剪子、高万的钻碗、赵培五的匠具、刘锁柱的农具、赵风山的马掌。在没有现代机械加工的旧时,铁匠是非常重要的工种,铁匠的收入也很可观,属于高收入行业。

柳匠

榆林地处沙区,沙柳、蒲草资源丰富,人们惯用红柳条、桑条编制各种筐、簸箕、笸箩等生产生活用品。榆林的柳匠多为祖传,手艺独特超群。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榆林的柳编产品就远销西欧、北美等地,是榆林重要的出口产品。

钱铺

清光绪到宣统年间,榆林城内涌现出一批私人钱铺,如通元号、义盛源、保和成等,开展存、贷、兑三种业务。当时榆林城内的著名钱商为王雪蕉,他中年弃儒从商,经营“得意炉钱号”及边商行生意,热心公益事业,为当代商人中之佼佼者。后来,官方银行逐渐取代私人钱铺。

岁月的年轮中,总有一些“老行当”是穿插于记忆中的,他们用斑驳的印记记录着时代的故事。当时间一页一页地翻过,这些民间手艺也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成为我们记忆中最深的怀念。

image.png

       一台缝纫机,一块磨刀石;一把铜锤,一把小钳子;一条棉线,一支毛笔……无论是生活需要,还是情结使然,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在今天依然散发着久远的魅力,成为一个个文化符号。它们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过去,同时也将见证榆林朝气蓬勃的未来。


上一篇:火车上也能打麻将?陕西首趟“冰雪游 过大年”定制服务列车开行

下一篇:西安科技二路市政道路通车后 市民:上班通勤时间缩短 早晨还能多睡会儿

阅读排行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