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期曾前往多个人员密集的酒吧,成都新冠肺炎确诊女孩赵某遭遇人肉搜索。
随着9日赵某发声——自己之前的工作就是在酒吧,并向成都市民道歉——网络舆情顷刻之间逆转,许多网友发声安慰她,鼓励她,就连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也为她发声。
8日的网络充满暴力
在一种随性的“过错推定”思维下,原本的疫情受害者,反而被认为是疫情扩散的“祸首”:
“就因为她,我多少事情都不能做”
“丁真凭一己之力让全国人民都想飞来四川,赵某凭一己之力让全国人民都把机票取消了”……
更糟糕的是,针对赵某私生活的“批判”也层出不穷:
“才20岁就天天半夜三更在酒吧逛,只能说不值得同情”
“这个年龄不好好读书,不是啥好人”
“蹦迪也就算了,还一晚转四场,关键还无业”……
此类口诛笔伐,失去了同情,没有了关心,仿佛赵某罪大恶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她的私生活不是公共话题,疫情防治才是。”
新通过的《民法典》不仅给出了“隐私”的定义,还强调了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9日的网络安慰刷屏
赵某9日发布的致歉帖收获了广大网友的正面留言,大家为她鼓劲加油、祝她早日康复,很多网友说,不需要道歉,这不是你的错:
“赵某只是中国千千万万20岁女孩中的一个,她只是很正常地生活,没有违法乱纪”
“赵某的生活轨迹就是多数成都人的缩影:回家看老人,出门和朋友聚会,做指甲吃夜宵”
“病毒才是敌人,妹子不是”……
面对新冠病毒,大多数人都心存恐惧,那些被确诊的患者更是不幸。一味将这种不幸拿来炒作、戏谑、调侃乃至换取流量、博取眼球,未免冷血;假借疫情之名搅动舆论,更是以身试法、难逃罪责。
不能用情绪宣泄煽动网上舆论场的对立对抗,因为理性是起码的网络素养。
涉事女孩赵某,是成都市卫健委12月8日通报的新增确诊患者之一,20岁,无固定职业,她的爷爷奶奶在7日被确诊。成都市卫健委通报称,近14天内,赵某主要停留的场所包括:中冶中央公园、嗨蓝调美甲店、小巷巷麻辣烫、海雾里小酒吧、playhouse酒吧、赫本酒吧等。
当天上午,赵某的个人隐私信息便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被转发,涉及的图片包含了其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与此同时,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对于她的谩骂和“调侃”言论。“一个晚上三个酒吧,一个酒吧不够耍?”“三个主城区沦陷!”“一人之力干翻整个成都!”甚至有人质疑,赵某在爷爷奶奶被确诊之后,不约束自己,到处转场,造成大范围人群惶恐,对她进行口讨笔伐,更有人戏称她为“转场皇后”。一时间,舆情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