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地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如今,这片土地上正在不断书写着由“绿色”向“深绿”的故事。
由榆林市委网信办市智慧局主办,陕西网承办的“讲好生态故事 见证绿色榆林”网络媒体生态行主题宣传活动持续开展。来自中、省、市的媒体记者及正能量网络名人赴榆阳区、定边县、靖边县、佳县、吴堡县,围绕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深入探访。
房屋整齐美观,院落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分散搭配栽植杏树、樱桃树等经济作物……在吴堡县辛家沟镇深砭墕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深砭墕村立足本村实际,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发展富有陕北黄土高原地方特色的庭院经济,着力建成产业绿、生态蓝的美丽宜居示范村,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深砭墕村逐步探索出“十位一体”(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果园菜园、太阳能洗澡、路灯、宽带、卫生厕所、集雨场、集雨窖、自来水、入户路硬化)模式,先后新建45座双瓮式水冲厕所,改造卫生厕所49座,新建室内卫浴一体化14户,新建两座水冲公共卫生厕所。
与此同时,还将环境卫生划分为村民住宅环境卫生、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和办公场所环境卫生三部分。深砭墕村党支部书记霍学农告诉记者:“村里划分的各区域都配有具体的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其中,村民住宅环境卫生由各农户自行负责,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由村保洁员负责。”
“以前村里道路坑坑洼洼,环境卫生也不好,现在路面平坦了,路灯安装了,房前屋后美化了,走到村里感觉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说起村里环境变化,村民张春英深有感触。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美了乡村,也让不少村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走上了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村民霍保国就是其中一位。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果园里给果树修剪枝叶。村里提倡发展庭院经济后,他把自己20多亩土地栽植了苹果、樱桃、杏等近9种果树,一年下来收入提高了不少。“以前土地种的土豆、黄豆、玉米年收入不到3000元,果树去年开始挂果收入就达到近7万元,五年后进入丰收期,预计收入能达到20万元。”霍保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深砭墕村在发展庭院经济中因地制宜,利用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以连片栽植山地苹果为主,在房前屋后分散搭配栽植桃、樱桃、杏、梨、葡萄等,不断扩大栽植面积。目前,引进丰润现代农业园区栽植山地苹果436亩、吴堡青梨50亩,农户栽植高标准山地苹果545亩。同时,注重加强科学化管理及栽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实用技术水平。
如今,这座美丽的小山村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人居环境越来越好。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让深砭墕村不但外在美,内在也变得更美。
下一步,深砭墕村将持续巩固拓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同时经营好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把村里打造成为采摘、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实现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