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锦绣》剧照 剧组供图
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12月5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陕西大力支持拍摄,全景式展现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电视剧《山河锦绣》在央视一套迎来大结局。对大时代的生动叙事,让该剧自11月15日在CCTV-1黄金时间播出后,收视热度不断攀升,同样引发观众热议的,还有全剧浓郁的“陕味”,以及贯穿全剧的陕西话对白。
绘就脱贫攻坚人物群像
《山河锦绣》书写的是大时代,却通过讲述“小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全剧故事起笔于秦岭腹地的一个偏远村庄“柳家坪村”,讲述了村党支部书记赵书和(李乃文 饰)、柳大满(胡明 饰)、国文(王雷 饰)在30多年间带领乡亲们努力耕耘,两代人前赴后继投身扶贫事业,最终使村庄彻底摆脱贫困的故事。
虽然题材宏大,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但《山河锦绣》牢牢围绕“在质朴中求真求暖”的创作原则,在播出期间,因直面贫困的写实剧情、接地气的人物塑造和富有质感的场景道具获得观众好评。从最初的“合村矛盾”,到村办水泥厂“污染事件”,再到精准扶贫后的“一对一帮扶”,《山河锦绣》透视基层扶贫,真实道出脱贫事业的“难”与“功”,令观众深入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和伟大历程。当剧情演到村里账上只有15块钱,无力解决各项民生开支,逼得众人上山伐树解燃眉之急,弹幕中有网友评论道:“看了这段情节,你就理解国家为什么要扶贫,脱贫攻坚事业有多伟大!”
30余集的篇幅中,《山河锦绣》绘就了为脱贫攻坚奋斗的人物群像:国文奔走二十多年建成泥河水坝,消除泥河水患;赵书和从大局出发,将他辛苦开荒的河滩地让给了村里的产业脱贫项目建立木耳大棚基地;乡村教师柳秋玲克服重重困难,坚守三尺讲台,通过教育改变山里娃的贫穷命运;聂书记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扎根基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城里姑娘韩娜娜主动下乡加入扶贫工作队,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脱贫事业……正如该剧编剧由甲所说,《山河锦绣》希望告诉观众的是,国家为什么要进行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攻坚的难度在哪里,又如何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完成了将近一亿人的脱贫,造就了减贫史上的奇迹。
“陕味”浓郁成亮点
虽然《山河锦绣》的剧中故事发生在“柳家坪村”,但从剧情到演员对白,无处不在的“陕味”,都让本土观众尤感亲切。
《山河锦绣》导演余淳此前曾介绍,《山河锦绣》在筹拍期间,主创团队先后采访了几十位扶贫工作者,在陕西的西安、渭南、宝鸡等地的村落进行了实地采风。该剧的第一编剧由甲曾在陕西当过三年老师,对三秦大地的风土人情熟稔。他表示,剧中柳家坪村产业脱贫的一个事件是木耳智能大棚生态园的建立,就是以陕西省柞水县木耳的故事为基础脱胎的,参照了这个村产业脱贫之路的事例,“甚至赵书和、柳大满和张嘉益演的国企帮扶干部,他们身上都有很多原型人物的影子。”
《山河锦绣》得到观众“真实,有烟火气”的称赞,离不开让观众“入戏”的方言表演——该剧几乎全部对白都是陕西方言,饰演柳大满的胡明、饰演卢伟金的张嘉益、饰演叶小秋的封柏、饰演赵细妹的高煜霏、饰演柳满囤的王沛禄、饰演高枫的姜冠南等大量演员都是陕西人,其他演员也是从入组前就被要求学说陕西话。该剧导演吕紫伯表示,“我们想营造这个戏的氛围,让它尽量真实。”两位导演在现场也尽量说陕西话,说不明白“就愣说”。
在剧集热播后,连带“观剧陕西话指南”“《山河锦绣》带火的十句陕西方言,你能听懂几句?”等科普帖子,在网友中风靡一时。由甲感慨,这个剧的成功离不开导演的二度创作和把控,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演员们了解陕西农村和陕西文化,所以身上有那种真实的气息,没有表演痕迹,包括台词,他们也会有所发挥,在一个维度上对人物丰满、生动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