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7日,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专家学者及国内各大高校师生共40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Guy M Robinson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现场
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Michael Meadows,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大学教授Mihajlo Jakovljevic,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地理、环境与人口系教授Guy M Robinson,法国国家农业-食品和环境研究所教授Coline Perrin,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广西大学特聘教授龙花楼,陕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胡仪元,汉中市副市长郭志胜,洋县副县长何天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永生等参加会议并作大会特邀报告或主题发言。
刘彦随院士做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科学》的报告
Coline Perrin教授以建筑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法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动力
论坛立足汉江流域、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入研讨国内外生态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新理论、新案例,梳理提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范式、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与模式、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等。会上,中外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成果,围绕国内外生态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为全球化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出了系统性新思路、新建议。
生态产业化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地区拥有巨大的绿色生态系统、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独特的社会文化系统,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需求,又有利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与人地系统关系,为全球化背景下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乡村可持续发展赋予绿色新动能、共享新机遇。
会场外同期展出的陕西理工大学定点帮扶科技成果
记者获悉,作为本次论坛的创新举措,论坛在7日同时设立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地系统科学”、“区域生态产业与高质量发展”、“全面乡村振兴与汉中路径”等6个分会场,139位专家学者作了分会场报告,通过组织报告、专家答疑与点评,提高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效果。大会最终评出优秀论文奖、优秀报告奖、企业实践奖等,并在闭幕式上颁奖。论坛同时与国际著名刊物《Land Use Policy》合作,开设了“应对全球挑战的可持续土地利用与乡村振兴”论文专辑,对大会优秀论文推荐出版,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振兴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