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陕西,陕西旅游文化网!

爱陕西_陕西旅游文化网

热门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民间艺术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来源:   浏览:      时间:2016-04-17 11:42
人生一辈子的大事无非生老病死、迎来送往,关中平原的农村过“事”,都有花馍的影子。在关中人的人生礼仪上,花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标志性物品。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在蛮荒的远古时代里,母系社会尊崇的图腾是老虎,而到了父系社会崇拜的图腾则转变为鱼。彼时两个氏族图腾的交换即意味着氏族婚姻契约的确立,这种古老的风俗一辈辈、一代代的流传、延续,就形成了黄河流域极富传奇特色的花馍文化。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在渭南等地的传统婚俗礼仪上,花馍“馄饨”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讲究的就是:
  • 男方送给女方一对“鱼儿馄饨”——轻巧精灵的面鱼上盛开一朵大莲花,象征男方母亲期望自家未来的儿媳像鱼儿那么灵巧,像莲花那么纯洁,而鱼也是生育的象征;
  • 女方送给男方的则是“老虎馄饨”——一对威风凛凛、雄赳赳、气昂昂的坐虎,这是丈母娘送给未来女婿的礼物,表达了她对未来女婿勇武能干的期许。
而这些祈求幸福的信物,都是用我们平时容易吃到的最普通的麦面巧手制成。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的花馍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人们用面捏塑出动物的造型替代宰杀牛羊做祭品。如果当年那些曾经差点做了祭品的牛羊有知,定会把花馍认作大慈大悲的菩萨。汉唐时期的典籍中常见面食艺术造型的记载。唐中宗时,韦巨源进献《烧尾宴食单》,其中“七返膏”,就是花样的面点,经七次卷曲才做成。另有一款,用面做成了70个人物,组成了庞大的乐舞场面,可观可食。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关中农村,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活动,都能见到式样、花色各不相同的花馍,贯穿了关中乡党人生礼仪的全过程。尤其在满月、周岁、婚礼、祝寿、葬礼,花馍用得最多,也最典型。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域,对应的都有不同的花馍品种。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各地的花馍制作风格各异,或粗犷,或精致,或朴素,或色彩绚烂。即使同在一个县,也是林林总总,风格互有不同。比如:
  • 渭南的花馍“立虎”,既用于建房上梁时避邪,又用于清明上坟时的驱凶;
  • 黄陵祭祀黄帝陵用花馍“乘龙升天”;
  • 宝鸡祭炎帝陵用花馍“二龙戏珠”;
  • 合阳,黄河边的莘里村,祭帝喾陵用花馍“龙盘盘”……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每年农历二月二的大荔阿寿村庙会上,都能看到村里东、南、西、北四个社各自把自己社里做的花馍集中在药王庙前,组合成一组完整的气势恢宏、庞大的花馍建筑群来。但是不管再复杂的花馍工艺,都是村里心灵手巧的“巧媳妇”们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家庭里常用的剪刀、梳子、瓶子盖、汤勺等日常用具,就是这些“巧媳妇”手里的工具。经过一番擀、捻、捏、粘贴等,最后放入热气腾腾的蒸笼,几十分钟后,掀盖出锅,这花馍基本就算做成了。但和面、蒸馍的火候都很有道道,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一般来说,花馍都有约定俗成的传统样式,而心灵手巧者往往别出心裁,还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创新来。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能把面都做出花儿来,关中女人不简单。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TIPS
  • 每年的二月二,大荔县的阿寿村都会举办祭祀药王的庙会,大型的花馍群塑就摆放在庙会上,供人们观赏品评。
  • 春节前后,是农村人家给孩子办喜事的季节,如果在渭北一带的农村留意找寻,一般是不会落空的,这也是体验农村传统春节民俗的绝佳机会。
  •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行车路线:西安市区——连霍高速(G30)——97公里——罗敷/大荔/S202出口——S202省道——4公里——南王家——左转6公里——阿寿村
里程:单程约135公里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路桥费:35元
购物:当地集市上出售的黄花菜、冬枣、花生都是很不错的土特产。如果顺道去县城的话,带把肘子绝对不能错过。


幸福像花馍一样,关中女人不简单!
 
分享到:
最新发布
热门推荐
  陕西概况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投诉举报邮箱:1225118@qq.com
Copyright 2014-2022 爱陕西_陕西旅游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