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注定是陕西文艺界大丰收的年份。这一年,我省文艺工作者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金鸡、华表、梅花、金钟、山花五个重要奖项。这些奖项包括戏剧、电影、音乐和民间文艺等四个艺术门类,充分体现了陕西文艺的深厚实力和繁荣景象。
■ 获奖作品展现地域魅力
在这些获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陕西文艺的魅力和实力。5月21日晚,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举行,青年秦腔演员王航凭借在秦腔《诗圣杜甫》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梅”,他是本届十五位获奖演员中唯一的秦腔演员,也是我省第30位摘得“梅花”的演员。
此外,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表现方式获得了第十九届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的荣誉。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在陕西关中农村的童年故事。5月23日,该剧编剧兼导演张忠华捧回华表奖,这也是继2013年,由西影集团出品的电影《钱学森》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后,陕西文艺界再捧华表;而另一部陕西本土电影《拨浪鼓咚咚响》,则于11月4日晚,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大奖,这部作品以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这也是时隔12年后,陕西电影再次获得这一奖项。
10月24日晚,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推荐报送的选手张丽,凭借出色的演唱实力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组总决赛中脱颖而出,以总分98.1分的成绩,勇夺金钟大奖。
由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根据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起擀毡技艺”的生产流程、产品形态、毡的使用目的等,创作的《擀毡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
■ 重量级奖项印证文化繁荣
戏剧、电影、音乐、民间文艺,四个艺术门类,金鸡、华表、梅花、金钟、山花,五项国家重量级文艺大奖,奖项权威性强、含金量高、影响力大,在一年当中同时收入囊中殊为不易。这是我省文艺界2023年捧出的耀眼成绩单,是我省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精品持续迸发的生动缩影。
纵观几部获奖作品,从创作题材到表现形式,无不深深扎根于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讲的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唱的是老百姓熟悉的曲调,演的是生活的千姿百态酸甜苦辣,跳的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在今年国家文艺大奖的获得者当中,王航、张丽、张忠华都是入选陕西省“百青”文艺家扶持行动的文艺人才。这一扶持行动自2014年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有170位在各个艺术门类崭露头角的青年文艺人才入选。多年来,省文联通过项目扶持、文艺培训、采风学习、展览展演、推荐评奖等多种方式,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提供广阔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开通成长的“快速干道”,帮助他们在各自领域开拓奋进、有所作为。
见微知著。奖杯虽小,但有千钧之力。正是透过这一部部优秀作品,时代风貌得以淋漓表达,陕西故事得以真情讲述,文化品牌更加响亮,陕西形象更加生动。而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将厚植文化根基,勇立时代潮头,扎根三秦沃土,不断攀登文艺创作高峰,开创陕西文艺事业发展新面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