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西安地铁14号线沉浸式“舞台”咋造的?

时间:2021-06-29 17:23编辑:admin来源: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6月29日,全国首个线路级智慧地铁车站西安地铁14号线项目正式通车。中建安装华西公司承建西安地铁十四号线2站3区间的安装装修工程及辛王路站至港务大道3站4区间的铺轨工程。

西安地铁14号线沉浸式“舞台”咋造的?(图1)

筑梦奇“镜” 解锁沉浸式“舞台”

在奥体中心站,一个约300平方米的LED天幕悬挂在顶部中央,宛如在宏大的体育场内看到湛蓝天空。顶面和局部形态采用LED天幕屏动态显示技术,两块屏幕分级控制动态切换不同的文化主题。十四运期间,还将全程进行赛事直播,为乘客带来沉浸式视听盛宴。

为确保屏幕的呈现效果,项目团队通过20余次软件模拟、30余次实地测量及召开技术协调会等方式,对不同屏幕多种曲面的衔接方式进行深刻探索,并对片源进行特殊处理,有效解决了异形屏幕拼接、安装等问题,确保整体屏幕效果融合统一。

考虑到出站口与主场馆的衔接流畅性,项目团队在出站口增设了一条131米的连廊,从前期的深化设计,到后续的基坑开挖、地基基础施工、钢结构施工、玻璃与阳光板项结合的顶墙施工、铝板装修、亮化工程、排水工程实施,整体过程仅用了28天完成,又一次刷新了中建速度。

“上天入地” 地上地下双换乘

作为西安首个“天地”换乘车站,双寨站的站台高度差超过20米。也是14号线全线建造难度最高、范围最大、接口最多、区间跨度最大的地铁站,施工量是普通站的2倍,且与已开通运营的3号线存在大量的交叉作业,这使得施工时段、施工申请、成品保护等方面带来很大困扰。

为此,项目成立换乘厅施工突击队,根据3号线运营时段,整理出施工天窗期,确定凌晨0点至4点的作业时间段,“定制”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按图作业、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逐个击破困难,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仅22天就完成了原本3个月工期的双寨站换乘厅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外立面钢结构、幕墙施工等内容,快速实现了“零距离”换乘高架地下。

BIM+地铁 赋能智慧化交通

项目团队在建设中进行了BIM全生命周期技术应用,对机电设备、装饰装修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对设计方案的虚拟建造,优化净空和管线排布方案,避免在传统施工中的管线碰撞问题。在建造前就对地铁的管线等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净空和管线排布方案,消除硬碰撞并尽可能地避免软碰撞。在关键区域及复杂工艺的位置,通过VR技术实现沉浸式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提升交底效果,有效夯实项目质量。

空间智慧导航、空间智慧查询、车站设备智慧监控……除应用于施工中,项目绘制的主体结构、各类设备、综合管线、装修效果的BIM三维模型已经全部推广应用到了到全线智慧地铁建设中,乘客可以通过空间智慧导航快速找到育婴室、卫生间的位置;后期运维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具备三维BIM数据可视化功能的综合运管平台,直管了解设备运行、车站客流量等信息,项目在交付时真正实现了实物资产和全信息数字化虚拟资产的整体移交,为西安地铁14号线工程的运营提供完备的工程设计、 施工、安装全过程的数字化基础。

上一篇:陕西:为毕业生“在陕就业”搭建更广阔舞台

下一篇:榆林治沙英雄石光银获“七一勋章”!

阅读排行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