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凤翔人来说,每天清晨,一定是伴着浓浓的豆香醒来的。这豆香味,来自一捧捧黄豆熬成的浓浆,点成了豆花,配上了锅盔,凤翔人的一天便从豆花泡馍这独有的香味中开始了。
对于大多数凤翔人来说,每天清晨,一定是伴着浓浓的豆香醒来的。这豆香味,来自一捧捧黄豆熬成的浓浆,点成了豆花,配上了锅盔,凤翔人的一天便从豆花泡馍这独有的香味中开始了。
在西府人嘴里,有句话:“白汤雪花红油转,不觉吃了九十年”。说的就是凤翔豆花泡馍。 凤翔的豆花泡馍是从什么朝代出现的,已经无从考证了。他们一辈一辈的人把这种手艺传下来,直到今天依然保持了十分精细的做工。
做泡馍的豆花,第一道工序是精选豆子。要买上好的黄豆,瘦的、碎的、霉的,统统要拣掉。然后,用清水淘几遍,再用水浸上,一般要浸好几个小时。浸好了以后,就用石磨子推。
要吃上好的豆花泡馍也真是不容易。对泡馍的豆花软硬的要求,既不同于豆腐脑,就是说不能像豆腐脑那样嫩,也不能像豆腐那样老,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豆制食品。
这种豆花吃到嘴里,是一种滑溜溜、清爽爽的感觉。再加上红红的油泼辣子和用上好的面烙好的、切得又薄又宽的锅盔馍,那真是色香味俱全。
豆花泡馍中的辣子多是秘制,要选本地头一料的上好辣子为主材,在泼辣子之前,辣子粉里早已加入了很多材料。据了解,最早时候,为了隔离豆子的苦味,辣子需要先切片腌制,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做成作料,可惜现在这样的工序已经被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