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国风浩荡”——赵季平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拉开了世界首演的帷幕。磅礴大气又细腻动人的乐音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装点成了音乐的殿堂。从电影《黄土地》开始,赵季平走上了电影配乐之路。《黄土地》、《红高粱》、《好汉歌》、《大宅门》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及不计其数的国际、国内大奖,他是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创作不停,深入生活就不会停”,赵季平这样描述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这句话也是他日常创作最真实的写照。古稀之年,满头白发的赵季平依然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忘我地投入到创作中。
从小生长在陕西的赵季平对陕西这片土地有着一份执著的爱,这里的秦腔、碗碗腔、眉户剧等传统戏曲文化他幼时就烂熟于心。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更是将中华传统的戏曲文化元素融入音乐,将音乐的母语加入自己的作曲中,创作出令人叹服的天籁之律。
采风,早已成为赵季平生活的一部分。他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除了‘身’到,还需‘心’到、‘情’到,三者缺一不可。”听过赵季平作品的人,都说他的曲子“钻心”,究其诀窍,是他对生活、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他追随父亲赵望云的脚步,从广袤的黄土高原到温婉的江南,滔滔黄河、滚滚长江无不记录着他行走的足迹,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沃土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于赵季平来说,早已是一种生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