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陕西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显身手

时间:2023-05-19 11:08编辑:admin来源:网络当前位置: 主页 > 乡村

不久前,记者参加民政部“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系列采访采风活动,在陕西省略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看到了一块白底绿字的牌匾,上面写着“汉中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合力团”。“合力团”三个字引发了记者的浓厚兴趣。据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赵斐介绍,“合力团”由省民政厅发起,实行省、市、县三级运行机制,肩负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幅社会组织抱团聚力助阵陕西乡村振兴的画面展现在记者面前。

县级“合力团”成功打响“品兴州”公用品牌

▲陕西省略阳县“品兴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部分产品展示▲陕西省略阳县“品兴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部分产品展示

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略阳有一支由30家社会组织组成的县级“合力团”。截至目前,县级“合力团”累计引导县内社会组织实施项目129个,投入资金2409万元,惠及群众6.4万余人次。

在129个项目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农产品(6.300-0.05-0.79%)区域公用品牌“品兴州”。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推动下,“合力团”团长单位县电子商务协会创建了“品兴州”品牌,是略阳第一个全县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意味着凡是冠有“品兴州”标识的特产或服务,都标准统一、品质可靠。汉中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科长张巍告诉记者,略阳古称兴州,所以品牌定名为“品兴州”。

陕西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显身手(图2)

▲略阳县电子商务协会积极推动当地电商发展,培养直播带货人员,促进各类产品线上销售,并带领县级“合力团”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略阳县电子商务协会首批授权20余家企业无偿使用“品兴州”品牌,成功打造出略阳香菇、乌鸡香菇酱、浆水菜等一系列网红产品,2022年实现网络销售7.15亿元、户均增收4200元。“品兴州”品牌的产品多次被国内头部直播平台选中,曾创下日发货1万余单的销售业绩。

该协会党支部书记徐钦军补充说,表面上“品兴州”由县电子商务协会一家运营,实际上离不开县级“合力团”的共同努力。“合力团”30家成员及其会员单位,几乎覆盖了县内全部行业产业、企业和农户,贯通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培养各环节,大家都在为擦亮“品兴州”品牌作贡献。

市县两级“合力团”联手打造桑蚕养殖产业链

▲陕西省蚕桑专家来到基地开展种养殖技术指导。(右一为张雪花)▲陕西省蚕桑专家来到基地开展种养殖技术指导。(右一为张雪花)

位于徐家坪镇的略阳县产业扶贫桑蚕种植养殖基地,是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合力团”共建的示范项目。

略阳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2018年,从事家政服务的张雪花萌生了转型发展桑蚕产业的想法。2019年,县级“合力团”帮助张雪花克服诸多难题,使她的桑蚕项目如期落地。

2021年8月,市级“略阳合力团”加入进来,推动桑蚕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市级“合力团”团长单位汉中市福建商会,带领汉中市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帮助张雪花扩大销售平台、打造品牌、跨省交流,实现了饮品、食品、丝织品的系列化开发,张雪花的事业越做越大。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2022年9月,在市、县两级“合力团”的支持下,张雪花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略阳福瑞源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开展就业培训100余人次,开展农户培训1000余人次。带动桑蚕养殖效率提高10%以上,实现增产15%以上。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县桑蚕产业发展中心在略阳福瑞源技能培训学校联合开展2023年全县桑蚕生产技术培训会▲略阳县农业农村局、县桑蚕产业发展中心在略阳福瑞源技能培训学校联合开展2023年全县桑蚕生产技术培训会

小蚕桑做成大产业。目前,张雪花的桑园实现蚕桑综合产值1660万元以上,稳定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年临时用工3000余人次。她认为,“合力团”发挥了链接资源、产品帮销、消费帮扶、平台搭建的作用,是市、县两级“合力团”通力协作帮她实现了梦想。

省级“合力团”助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

陕西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显身手(图5)

▲石坝社区阳山组“十八弯”的土路修成水泥路后,一改过去山高坡陡、崎岖不平、农副产品运输难、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

略阳县横现河街道石坝社区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产业不成规模。如何让它走上乡村振兴道路呢?省级“略阳合力团”作出了有益尝试——帮助当地发展社区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工程项目。我们的做法就是调动会员企业的参与热情。”陕西省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燕建龙说。

省勘察设计协会会员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勘院)是一家国有企业,一经动员便参与到省级“略阳合力团”的行动中来。2019年,西勘院支持石坝社区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经营集体经济。2020年,省级“略阳合力团”筹资100万元,将崎岖蜿蜒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疏通了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西勘院又通过系统规划,推动建成了集乌鸡养殖、大棚蔬菜、果园、中药材等项目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打造了生产、储存、包装、运输、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在石坝社区创建了“农业公司+扶贫互助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让石坝社区拥有了稳定的社区集体经济。以石坝社区阳山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每年出栏5000只,带动31户入股分红和劳动就业,两年共发放8.28万元分红款、6.69万元工资,户均增收4800元。

陕西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显身手(图6)

▲在石坝社区阳山产业园金银花基地,农妇们忙碌却高兴地采摘着金银花,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还能照顾家,每天可以赚100多元钱

省级“略阳合力团”不仅重视石坝社区的经济发展,还注重组织、文化、教育、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同步发展。如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实施“安全农家”项目,帮助社区建立了6支志愿者救援队伍;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贝壳公益·乡村振兴手机课堂”项目,手把手教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增强反诈“免疫力”,等等。

▲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贝壳公益·乡村振兴手机课堂”项目,手把手教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增强反诈“免疫力”▲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贝壳公益·乡村振兴手机课堂”项目,手把手教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增强反诈“免疫力”

省、市、县三级“合力团”带给略阳县的发展变化,只是社会组织“合力团”在全省范围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陕西省民政厅打造的社会组织“合力团”发挥了汇聚微光的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社会组织“合力团”——凝聚社会力量的好方法

▲陕西省民政厅定期召开省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团联席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陕西省民政厅定期召开省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团联席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陕西共有“合力团”190个,其中省级12个、市县两级178个,累计带动成员单位省级478家、市县两级1108家,与4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的130个重点帮扶乡镇村形成“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关系。

陕西社会组织“合力团”的创建时间可以追溯到2019年7月,当时省民政厅将143家自愿报名的省级社会组织组成12个“扶贫合力团”,以“多对一”方式集中帮扶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和省民政厅牵头包联的洛南县。

陕西省民政厅成立“扶贫合力团”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合力团”联络站,由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每个“合力团”包括1家团长单位、1家副团长单位和不少于10家成员单位。团长单位由联络站推荐和自荐方式产生,副团长单位主要由确定的团长单位推荐产生。成员单位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可自主选择帮扶点、帮扶领域。

2021年7月,陕西省民政厅召开全省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动员会,把“扶贫合力团”更名为“乡村振兴合力团”;2022年5月,出台《陕西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向全省发出建立三级“合力团”总动员。

据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军介绍,“扶贫合力团”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累计实施帮扶项目247个,筹措资金1.74亿元,惠及群众7.74万人,受到各方面充分认可。正因如此,民政厅决定沿用“合力团”工作机制,动员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再建新功。

三级“合力团”都在县里实施项目,会不会出现项目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略阳县民政局副局长封小玲告诉记者,县民政局与乡村振兴局对村民需求做了详细台账,会提供给各级“合力团”;各级“合力团”自己也开展需求调研,并与县民政局沟通。所以,三级“合力团”在同一个县实施项目也都井然有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陕西省“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在2022年荣获第五届陕西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金奖、第三届“三秦慈善奖”,入围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奖。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徐家良对陕西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合力团”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合力团”补齐了单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短板,把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汇聚在一起,将优势资源集中调配,根据需求定制个性化方案,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力量。

记者手记

一场共建共治共赢的生动实践

赵宇新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团”将政府的强大动员力和社会组织的有效服务力加以整合优化,把各界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引导各家社会组织高效、有序、同步助力乡村振兴,为民政部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作出了好样子。

“合力团”搭建起参与乡村振兴的大舞台。陕西省民政厅发起创建的“合力团”是一个凝心聚力的项目品牌,更是一个工作体系和对接平台,它在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爱心人士和媒体之间架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为社会各方力量畅通了参与渠道,为乡村振兴搭建了群策群力的大舞台。同时,每个“合力团”都是一个枢纽,连接着成百上千家会员单位,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物质资源和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挖掘出巨大的财富潜力和能量富矿。

“合力团”在“五位一体”中推进乡村振兴。民政部门在组建“合力团”的“入口处”作出明文规定,对帮扶领域进行明确要求,从源头上解决乡村振兴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位一体”上的平衡和布局问题,让各社会组织各尽所长、各得其所。“合力团”成员涉及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社会组织,团长单位对其实施分类指导,比如行业协会商会侧重产业振兴、消费帮扶,志愿服务社团侧重赋能等,通过有力引导,为乡村振兴增添更多有利要素,让乡村更具人气、财气、才气、士气、和气。

“合力团”为社会组织成长发展拓展空间。加入“合力团”,既有付出更有收获,既作贡献更得机遇。“合力团”成员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推广、相互赋能,提高项目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民政部门提供的需求调研和台账,提高对接群众需求的精准度;通过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合力团”是一个开放的、自愿加入的平台,任何一家社会组织都可以借助这个资源“超市”、交流平台,为自身成长与发展寻得更多机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33.2900.631.93%)的口碑。陕西省“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荣获颇多奖项,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赞誉,我们更期待“合力团”在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道路上再创佳绩,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陕西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显身手(图9)

▲2023年4月,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联合陕西省民政厅开展“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系列采访采风活动,采风团到陕西了解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等情况


上一篇:渭南大荔:大棚油桃脆甜可口 增收致富有奔头

下一篇:彬州韩家镇: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绽放文明村镇幸福花

阅读排行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