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以“三项改革”牵引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
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解决“不敢转”难题
随着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有效解决了科研人员“有没有权转”的问题。但是,高校留存的部分职务科技成果仍属于国有资产,其转移转化受到多种管理制度制约,定价低或转化失败,仍可能触及“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不敢转”的顾虑依然存在。
西北工业大学树立职务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才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单列出来,建立了更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学校出台《西北工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办法》,明确转化前的职务科技成果只在科研管理台账进行登记,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纳入国有资产审计和清产核资范围。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员已经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且没有牟取非法利益仍发生投资亏损的,不纳入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目前,西北工业大学全部职务科技成果纳入单列管理。2022年,学校将121项知识产权评估作价2.03亿元,新增20家成果转化企业,作价金额实现翻一番,组建企业数量超“十三五”总和。华秦科技登陆科创板,鑫垚股份、超晶科技完成股改,4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进入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7家成果转化企业全年完成融资3.63亿元。
建立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解决“不想转”难题
在多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下,一批科研人员走上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线。但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后产生的社会贡献和经济价值在职称评审中认可度不高,在年终考核、绩效奖励中也处于“弱势”,极大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想转”的问题仍然存在。
西北工业大学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通过建立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畅通技术转移人才发展通道,不断提升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新出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2022版)》在原有职称体系的任职条件中,增加“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作为科学研究的可选项。学校在专职科研岗位中单独设置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两个维度,设置了“以知识产权转让、实施许可或作价投资金额”“以知识产权作价投资设立的成果转化企业中学校所占股权累积实现税前收益”等6项科技成果转化代表性成果,满足其中1项即可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高级职称。2022年,学校评审出首位科技成果转化系列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另有30余位教师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高级职称。
探索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缺钱转”难题
为保证科研人员全程参与成果转化,投资人希望科研人员在技术作价入股的基础上,投入部分现金,以“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方式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真金白银”的投入,对科研人员具有一定压力,“缺钱转”成为困扰他们的又一难题。
西北工业大学盘活“闲置”的横向结余经费,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允许将横向结余经费入股学校成果转化企业,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学校出台《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横向结余经费的出资路径,落实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政策,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形成股权收益的90%奖励给科研人员,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激励机制。目前,学校以“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方式组建成果转化企业20余家。